「別讓臺灣成為偽作的天堂!鑑定鑑價制度亟待建立」系列專文 (6) 美國鑑定機制觀察 揭開真偽的面紗,從鑑定細微開始
陳韋晴 Joanne Chen 本文收錄於 2011年, 典藏今藝術 全球藝術品交易缺乏管理,許多檯面下以及無金流紀錄的交易,鑑定鑑價機制只是大環境中的一個環節,卻是能平衡市場與抑止欺騙交易衍生不可或缺的一環。建立一個完善的藝術鑑定鑑價機制需要公私部門協力,從鑑定鑑價組織與...
「別讓臺灣成為偽作的天堂!鑑定鑑價制度亟待建立」系列專文 (5) 德國之藝術鑑定專業簡介
吳介祥、張雯雯 本文收錄於 2011年, 典藏今藝術 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的藝術鑑定協會 ( Bundesverband öffentlich bestellter und vereidigter Kunstsachverständiger sowie...
「別讓臺灣成為偽作的天堂!鑑定鑑價制度亟待建立」系列專文 (4) 日本藝術品鑑定與鑑價制度概述
黃亞紀 本文收錄於 2011年, 典藏今藝術 日本現當代藝術品的鑑定與鑑價,現今沒有具公信力的執行機構。關於藝術品的鑑價部分,曾於日本經濟泡沫時為企業收藏藝術品、並於泡沫破滅後處理企業藝術品資產的Miyake Fine Art三宅伸一表示,要了解日本藝術品的鑑價必須先了解日...
「別讓臺灣成為偽作的天堂!鑑定鑑價制度亟待建立」系列專文 (3) 中國文物鑑定制度的現況
呂松穎 本文收錄於 2011年, 典藏今藝術 文物鑑定是一項源於藝術史領域的專業技術,而後隨著文化資產保存觀念的興起,以及為了改善藝術市場贗品氾濫的亂象,才產生相關的制度。中國大陸由於擁有眾多的文物,對於文物鑑定有迫切的需求,各類制度也發展十分快速。積極的作法,包括由政府提...
「別讓臺灣成為偽作的天堂!鑑定鑑價制度亟待建立」系列專文 (2) 藝術品有多真多假?
吳介祥 本文收錄於 2011年, 典藏今藝術 國內藝術品贗品爭訟之無解現象 藝術品價值「主觀認定」之問題 1995年,在一件宣稱價值1000多萬台幣的明朝瓷器的「五岳沖天壼」偽古董涉及的詐欺案中(83年上易字第223號),法院之判決為詐欺罪不成立,理由為:『按古董或藝術品,...
「別讓臺灣成為偽作的天堂!鑑定鑑價制度亟待建立」系列專文 (1) 產業基礎環境的建立不能再拖了
石隆盛 本文收錄於 2011年, 典藏今藝術 2010年,藝術市場圈最震撼的消息莫過於10月的一樁「賣假畫 不算詐欺 ?」的判決。一位賴姓古董商向某一家藝品店桂姓女老闆購買一批名家畫作,日後因送拍賣公司遭到退件,遂送畫廊協會鑑定,畫廊協會鑑定鑑價小組初審疑似「爭議件」,退...
拍賣公司是否應保證拍賣物件真實性?
一般商品的銷售,都有隨商品性質有附帶的保證,就算像是便利超商僅是代賣貨品,也應該對商品的包裝完整、符合使用日期等做保證。一般來說,超商代賣商品,因有消費關係,所以也受消費者保護法的約束。代賣者對出問題的商品,最常出現的負責方式就是退貨還錢或換新品的方式,而換新品無法處理者,...
真實性與鑑定用語標準化的挑戰
1981年法國法令實施藝術品項分級鑑定制度。它針對作品目錄授予了三種級別,第一級是作品上得清楚地簽屬藝術家的名字,第二級是作品歸屬某藝術家,第三級則是保證作品出於某藝術家親自主持的工作坊。用字如「風格」(in style...
藝術鑑定的全球風雲
5 月份在海牙召開的國際藝術鑑定研討會,已經低調地進行第三屆了。藝術鑑定為什麼要低調呢?近年來,藝術鑑定的專業者和機構,不但發生了很多訴訟,也因為所謂具鑑定資格的「專家」應該有什麼樣的訓練的唇槍舌戰,除了對特定作品立場不同的專家顯得勢不兩立外,也有傳統的行家、鑑賞家(con...
藝術品「完全偽造」
偽作品伺機而動 從西方美學史的角度來看,除了歷史性外,真實的藝術品有獨一無二、不可取代的價值。西洋藝術史特別強調的原蹟價值(authenticity),同時駁斥沒有創造力的模仿、抄襲。而從藝術交易的角度來看,藝術品的真偽也涉及侵犯著作權或詐欺等法律問題。在文藝復興以前,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