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真實性與鑑定用語標準化的挑戰

1981年法國法令實施藝術品項分級鑑定制度。它針對作品目錄授予了三種級別,第一級是作品上得清楚地簽屬藝術家的名字,第二級是作品歸屬某藝術家,第三級則是保證作品出於某藝術家親自主持的工作坊。用字如「風格」(in style of)或是「之後」(after)這類的措辭就不具證明作品屬該作者的效力(註一)。這也與紐約州文化藝術事務局(Arts and Cultural Affairs of New York)規範的擔保要求,使用在證照與書面文件裡的語言一致(N.Y. ACA. LAW § 13.01 : NY Code - Section 13.01) (註二),或者也像是創作曲,諸如:

  1. 作品必須由作者本人或是作者群署名,清楚明白地指名作品的藝術家。

  2. 無簽名的作品,但得到專業者最大共識,作品應該是出自哪一位藝術家之手。但無法完全肯定一定是他創作的。

  3. 無簽名的作品,但得到專業者最大共識,認定是出自某藝術家工作室,由師徒共同創作或出自其直授徒弟之手。意即作品出於作者的年代但由學徒或跟隨者製作,而非藝術家本人。

針對這個問題,研究也發現由於藝術術家來自不同領域,他們對遣詞用字也各自不同,國際藝術社會應該考是否應將鑑定辭彙一致化。例如2015年的一件卡拉瓦喬(Caravaggio)的作品真偽訴訟上,法官自創了「具卡拉瓦喬真跡潛力」(Caravaggio potential)一詞,引發鑑定界的焦慮。因為在此判決書之前,鑑定界從未使用過這樣的字眼。由此可見鑑定專業在字彙用語上的標準化是必然也必要的趨勢。(註三)

除了用字上的問題,可能造成理解或詮釋的落差,但也可能留下投機操作的空間外,有些狀況也顯示出藝術品真實性界定的模糊地帶,以及無法做最終確認的部分。2004年出現了一批石膏翻模,聲稱是竇加(Augustus Degas)的作品,這批作品據稱是在由竇加在法樂蘇亞尼工坊(Valsuani)做的模子所鑄製出來的。法樂蘇尼亞的石膏模跟竇加後代與之簽約的艾柏哈工坊(Hébrard)的石膏模非常接近,因此畫商相信法樂蘇尼亞工坊製出的竇加翻銅雕塑,一樣也是採用了竇加生前做的原始模具。然而藝術專家們對這批臘膜的真實性非常有疑慮,而欲販售雕塑品的畫商聲稱,這批臘膜在竇加生前和死後,各有進行模具修補過,這批作品是以他死後修補過的臘膜再翻製出來的。畫商堅稱法樂蘇尼亞的石膏模型是竇加親手創作的第一個版本,即使在竇加死前或死後做了修改,毫無疑問那也應該被視為他的原創。但另一方面藝術鑑定界卻無法找到這批蠟模群真的存在的相關證據。休士頓美術館館長加里‧廷特羅(Gary Tinterow)曾公開說沒有任何證據可以顯示竇加生前有做過任何這種形式和數量的臘鑄模型,但卻也不直接否認其真實性。而也有其他研究竇加的專家們支持這批作品應屬於真跡。(註四)

作品可能因為損壞過度、修復比例太大而喪失它的真實性。2009年羅丹的作品「行走的人」(Walking Man)就因為無法證實它是真品,而被加拿大稅務局駁回減稅優惠。像這類的訴訟一旦它的"造假認定"被判決後,市場和藝術史的價值就很難再翻盤了。(註五) 這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最高法院2013年的訴訟,法官蓋‧帝托瑪索(Guy DiTomaso)判決書裡:「可悲的是,『行走的人』這件世界知名的作品是一個失敗的藝術修復品,只為了避稅的目的(…)。一些人堅稱它是知名法國雕塑家羅丹的偉大作品,並認為非常具有價值;又有其他人爭論它的出處與真實性。但『行走的人』是一件非常廉價又沒有藝術性的膺品。」(註六)

紐約最高法院於1929年曾處理過哈瑞‧韓(Harry Hahn)所擁有的達文西繪畫作品「美麗的費隆妮葉夫人」(La Belle Ferronnière)是否無真跡,但無法取得專業共識。當時畫商喬瑟夫‧杜文(Joseph Duveen)認為作品的創作來源和真實與否,不是法庭上可以認定的,各方專家意見往往見仁見智。從1929年至今,司法機關未曾涉入裁定「美麗的費隆妮葉夫人」是否真為達文西所繪。當時藝術交易業界認為,最有可能翻轉和考驗作品的真實與否,最高的指導原則是「市場」。正如律師彼得‧斯坦(Peter R. Stern)曾經說過:「美國法院判定一件作品是否為真品並且認為它有沒有價值,根本無法抵得過市場認為的價值。」(註七) 但是這種情況在近年的訴訟案件裡開始改變 (註八)。法院的裁定結果逐漸成為買家最終決定的唯一參考,即使專家們據理力爭並且有勝訴的機會,也會因為耗日費時而拖垮一件作品的市價。而正因為市場價值隨著法院裁定結果而起伏,為了捍衛利益,買賣雙方因此更積極動用法律,做為挺住價值、要求保證、撤銷交易或尋求補償等途徑。

註釋:

註一 Décret n°81-255 du 3 mars 1981 sur la répression des fraudes en matière de transactions d'oeuvres d'art et d'objets de collection

註三 Language used in a certificate of authenticity or similar written instrument, stating that: (a)The work is by a named author or has a named authorship, without any limiting words, means unequivocally, that the work is by such named author or has such named authorship; (b)The work is “attributed to a named author” means a work of the period of the author, attributed to him, but not with certainty by him; or (c)The work is of the “school of a named author” means a work of the period of the author, by a pupil or close follower of the author, but not by the author.

註四 “There is nothing disclosed on visual examination which should have counteracted Sotheby’s view that the Painting was of poorer quality than the Kimbell Cardsharps (as an undisputed Caravaggio original) and did not therefore have Caravaggio potential.” Thwaytes v Sothebys (2015) EWHC 36 (Ch); (2015) WLR(D)12, and Silverman, Milton;Grosvenor, Bendor (2015)

註七 Cohen, Patricia, Ruling on Artistic Authenticity: The Market vs. the Law: “The court settlement in the Duveen case did little to alter the market’s opinion of La Belle Ferronnière, which remained unsold until 2010, when Sotheby’s attributed the painting to a follower of Leonardo’s and auctioned it for $1.5 million. (The New York Evening Post understood the court’s limitations back in 1929, when it asked in an editorial on the Duveen case: “How can anyone outside of a comic opera expect the authenticity of an old painting to be settled by a lawsuit?”)” http://www.nytimes.com/2012/08/06/arts/design/when-judging-arts-authenticity-the-law-vs-the-market.html?pagewanted=all&_r=1

bottom of page